“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鼓励青年学子用行动诠释责任,共同守护绿色家园,一起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和推动者,11月23日,自动化系与北京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就学生社会实践与公益志愿服务事宜进行了深入洽谈。自动化系副主任郭超、团总支书记徐莉莉、辅导员袁未,野鸭湖李文涛副经理、郭建如副经理以及在校学生代表共同在野鸭湖出席了此次签约授牌仪式。
交流会上,野鸭湖两位领导首先对自动化系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青年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的行动,热衷志愿服务的精神表示高度的赞同,结合景区宣传视频,郭经理作了细致讲解,北京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作为国家4A级景区,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截至目前记录的鸟类多达369种、植物近500种、昆虫与鱼类上百余种,公园还分为合理利用区、宣教展示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和管理服务区五个功能区,同时设有著名的鸟岛、观鸟点、野鸭湖百草园等景点。与此同时,李文涛经理也就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以及未来发展规划作了详细介绍,他表示,湿地公园作为地球鸟类迁徙路线上的重要节点,承载着重要的生态功能,需要更多志愿者和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支持。此次志愿服务的合作,将为湿地公园的生态保护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副主任郭超老师表示,自动化系一直秉持着“科技服务社会,实践培养人才”的志愿服务理念,系里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也长期致力于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参与实践,在此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更能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希望通过与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生态保护、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提升能力。
随后,自动化系与园区签订了公益志愿服务协议,并举行了授牌仪式,在后续的服务中,志愿者们也将接受专业的培训,掌握具备必要的生态保护知识和技能,以确保志愿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此次合作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也为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保护工作注入了新的力量。双方表示,这是学生志愿服务的一次重要实践,通过参与湿地公园的生态保护工作,志愿者们将更深入地了解自然、尊重自然,同时也将为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双方将继续深化合作,探索更多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的志愿服务模式,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共同推动生态保护事业的发展,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青年力量。(自动化系新闻中心供稿)